关于CPCI和EI,全讲明白了,建议收藏

关于CPCI和EI,全讲明白了,建议收藏

技术教程gslnedu2025-01-26 18:34:3814A+A-

关于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是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一般正式的国际学术会议都会公开征稿,并要求录用的论文在会议上进行宣读、交流,然后集结出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议论文集,而这些发表的论文也可用于硕博毕业、项目结题、职称评定等。

目前,国际学术会议出版的会议论文集有两种收录方式,一种是CPCI数据库收录,另一种是EI数据库收录,很多学者因不清楚两者的区别导致选择困难,本文将做出全面分析,帮助更多学者顺利发文。

CPCI/ISTP会议论文

ISTP即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技会议录索引)的简称,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自2008年10月20日起,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基于Web of Science的检索平台,将ISTP更名为CPCI。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

由此可知,CPCI和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同属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旗下,前者主要收录会议文献,后者主要收录期刊文献,各司其职。

EI-CA会议论文

EI源自于欧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1999年,EI被一家全球专业从事科学与医学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收购,后者也凭借EI成为了数据库领域的佼佼者。

EI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文献,其最大的优点是:被每个国家都认可,是全球核心。

收录文章涉及动力、电工、电子、土建、水利等工程方向。EI同时收录来自期刊和会议的论文,期刊论文的检索形式为EI-JA(即EI-Journal Article),会议论文检索形式为EI-CA(即EI-Conference Article)

CPCI与EI,到底哪个好

①接收领域不同

EI是工程索引,以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文献全面且水平高为特点,它主要收录生物工程、运输、计算机、物理、电子和通信、材料、航空和汽车工程等工程领域的国际会议,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检索方便等特点。但是,EI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

CPCI可收录工程技术、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多领域的国际会议。与SCI/SSCI同属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旗下产品,只是收录文献类型不同。

②检索周期不同

EI(CA)一般发表周期1-2个月,见刊后立即送交数据库收录,一般收录周期3-6个月,最快的可1-2个月完成收录

根据以往经验,2019年之前,CPCI数据库平均收录周期为3-8个月,最长为12个月。2019年之后,因提交至CPCI数据库的会议论文集较多,CPCI在收录时会对会议进行审核,普遍审核周期在1-2年,具体收录周期不固定,整体收录周期明显拉长

往届重点会议检索周期参考:

总结:检索周期长,投稿早规划,会议须正规。

划重点:

EI(CA)与CPCI收录文章的状况都是评价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除了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特殊评价标准,从事工程领域研究的学者,更认可EI(CA),人文社科则更倾向于CPCI。

第六届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国际会议

2021智联网络系统国际会议(INSAI2021)call for papers

EI检索:2021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国际会议(ICAIBD2021)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朽木教程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qrcode

朽木教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