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做强做优热带优稀水果产业_海南热带水果供应链平台

海南做强做优热带优稀水果产业_海南热带水果供应链平台

技术教程gslnedu2025-02-27 12:44:238A+A-

来源:环球网

时至冬季,但榴梿、椰子、火龙果等热带水果仍活跃于市场,消费者喜爱不减。在北京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内,榴梿售卖区域格外热闹。据摊主介绍,榴梿已经成为“四季水果”,冬天的寒冷并没有影响消费的热情。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统计,2023年中国鲜榴梿进口量达142.59万吨,进口额471.95亿元,是所有水果进口中增速最快、进口金额最高的一种。以榴梿为代表的热带水果,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

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近年来积极利用其地理和气候优势发展热带优稀水果产业。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海南省组建热带优异果树产业技术体系,针对榴梿、红毛丹、菠萝、火龙果等7种热带特色优异果树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研究开发适宜海南农业生产条件的优异果树产业技术。

资料图

技术体系支撑引领“热”发展

为推动优异果树品种选育工作和产业经济发展,海南省热带优异果树产业技术体系以支撑引领热带优异果树产业发展为主线,将资源引进和育种、高效栽培技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采后与加工、产业经济设为主攻方向。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截至2023年,海南的榴梿、红毛丹、菠萝蜜(含榴梿蜜)、柑橘、菠萝、火龙果和西番莲种植面积共计118.2万亩,年产值达158.9亿元。其中榴梿种植面积超过4万亩;菠萝蜜(含榴梿蜜)种植面积35万亩;热带柑橘种植面积25.8万亩;菠萝种植面积24万亩;火龙果(包含燕窝果)种植面积为15.8万亩。

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徐立介绍,海南近年来已引进国外同纬度热带果蔬材料近2000份,成功培育并优化了包括榴梿在内的多种热带水果品种。

“二十多年前在中国,芒果还是优稀果树,如今海南已发展到500多万亩。”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优稀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区负责人何书强说。近年来,借助抗根腐病等技术的发展,这种俗称释迦果的果树,在海南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广西、云南等地的种植面积已达到数十万亩。“我们期待番荔枝等优稀水果能像芒果一样,走入寻常百姓家。”何书强说。

资料图

“热”土带来“热”经济

海南省位于北纬18°—20°,光热资源充足,降水丰沛,是我国唯一的热带优异水果优势产区。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打好热带水果“奇特优新”牌,印发了《海南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22—2030年)》,构建重点品种一条产业链“一个链长、一套班子、一个3年行动方案”的推进机制,产业不断提升优化,全省热带水果种植面积312万亩,年产量412万吨。

据海南日报报道,在位于琼海市的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基地里几棵果树笔直挺拔,枝头挂满一颗颗橙黄色的果实。该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来自泰国的热带水果新品种萨那皮(Sarapee)。

萨那皮是原产于东南亚地区的红厚壳科南美杏属多年生热带乔木,又称泰国黄果木。萨那皮叶子厚实,类似皮革光滑,花开白色,果皮光滑,色泽金黄,橙黄色的果肉鲜嫩多汁、口感甜美。萨那皮用途广泛。鲜食萨那皮能够直接品尝到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同时,萨那皮的果实还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酱等食品。其花朵清凉芳香可制作成干花药包,而且其木材品质优良。

作为国家和海南省对外农业开放合作试验区,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已先后引进世界各地超680种热带新奇特水果,并成功试种燕窝果、巧克力布丁果、手指柠檬等380个特色品种,其中,20多个优选品种在种植推广,并初步形成规模,18个品种的果品已经面向市场销售。

海南不仅把热带新奇特水果“引进来”,也将特色热带水果“走出去”。“在海关的支持下,我们的芒果陆续走向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海外市场,逐渐打响了品牌。” 三亚某公司工作人员说。芒果是三亚重要的热带水果产业,是当地农民增富、农业增效的“致富果”,“三亚芒果”于2011年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于2020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名单,今年更是入选了国家级地理标志名录。

据海南日报报道,2023年海南芒果、荔枝、甜瓜等特色热带水果持续走向海外,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品牌效益逐渐彰显。据海口海关统计,截至12月中旬,海南今年出口热带水果贸易额达3677万元,同比增长2.4倍,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际市场,无核荔枝等特色水果出口泰国、阿联酋等地。(扬稷)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朽木教程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qrcode

朽木教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