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开源数据库应用与国产化实践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开源数据库在工业数据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工业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开源数据库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以及国产化推进的实践和挑战。
首先,工业数据治理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核心。通过技术突破和产业推广,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数字底座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制造协同、产能协同、产业协同、产融协同,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其次,开源数据库在工业互联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MySQL、PostgreSQL等开源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数据治理中,帮助企业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处理和分析。此外,国产化推进也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制造企业需要进行多种制造线管控的IT系统建设,从当前趋势看,国产化是必然的选择。为此,从建设开始,就将核心的IT系统进行国产化考虑和规划,尤其是数据库系统,作为数据承载和加工的载体,是IT系统的核心组件。
然而,国产化推进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适配改造工作需要开发商将原采用Oracle的应用系统进行国产化数据库适配,以国产数据库替代Oracle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的国产化。这需要开发商具备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以确保系统的顺利部署和稳定运行。
此外,时序数据库和向量数据库也是工业互联网中重要的应用场景。时序数据库需求越来越多,例如水文监控、工厂的设备监控等。而向量数据库则广泛应用于知识库、问答、推荐系统、人脸识别、图片搜索等场景。
综上所述,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开源数据库的应用和国产化推进。开源数据库在工业数据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国产化推进则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国产化推进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开发商具备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同时,时序数据库和向量数据库的应用也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