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关系模式和关系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原理:关系模式和关系数据库

技术教程gslnedu2025-01-10 14:06:2211A+A-

基于关系模型的关系数据库是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中要区分型和值的概念。

一、关系模式

关系是元组的集合,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即二维表的表头那一行。

关系模式的定义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模式的主键和其它完整性约束条件。

一般地,关系模式可简单表示为:

关系模式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

例如: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

关系模式是静态的(型),关系是关系模式某一时刻的状态,是动态的(值)。关系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例如,关系模式: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

关系:(S1,LI,17 M)(学生关系模式中具体的属性值)

表头称为关系模式,其中具体的值称为关系。实际工作中,关系模式和关系统称为关系,用关系来表达二维表的表头以及二维表中每一行的值。

二、关系数据库

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所有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即全部关系的集合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整个关系数据库的描述(型),关系数据库是所有关系模式某一时刻对应的关系的集合(值)。(也可以理解为,所有二维表的表头即关系数据库的模式,而所有的二维表中的数据组成了一个关系数据库。)实际工作中,也常常将关系数据库模式和关系数据库统称为关系数据库。

三、关系模式和关系数据库示例

学生关系模式S(sno,sname,age,sex)的一个实例:

课程关系模式C(cno,cname,tname)的一个实例

选课关系模式SC(sno,cno,grade)的一个实例

(sno,cno)是主键,单个的sno或cno都不是主键,只能说是主属性,单个的学生号和课程号分别是S和C的主键,故在选课关系模式SC中sno和cno被称为是SC的外键。

关系数据库模式:(整个关系数据库的模式是由三个模式组成的模式集)

关系数据库的一个实例:(三个关系模式的实例共同组成了整个关系数据库的实例)

四、总结

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关系则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关系则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的描述,而关系数据库是关系数据库模式在某一时刻对应的所有关系的集合。

在一个给定的应用领域中,所有关系的集合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朽木教程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qrcode

朽木教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