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ESI最新一期排名情况。如图。
ESI:基本科学指标,是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一个学科方向的模块,主要是关注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和相关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
高被引论文是WoS数据库ESI学科下评价论文的一个指标,ESI分22个学科大类,统计WoS核心合集一万多种期刊的article和review,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分析各学科的国家、机构、作者和期刊的科研绩效。而高被引论文是同年同ESI学科的论文里被引次数排前1%的论文。这个计算方式避开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年份的差异,较为合理。
热点论文指的是某个ESI学科近两年的已发表论文按照近两个月内的被引次数排序后前0.1%的论文。所以能进入热点论文要更难一些。热点论文旁边会有一个火焰标志。
ESI收录了1200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SCIE和SSCI近十年发表的论文和被引数据,高被引文章在wos数据库会有小奖杯标志,热点论文会有火焰标志。在一些高校,高被引是会有科研奖励的,而且可以代表学者的科研水平,根据高被引文章的数量,还会评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基本都是领域大牛。
高被引阈值每隔两个月更新,是动态变化的,随着阈值的升高,文章的小奖杯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高被引或热点论文标志,可以尽快去开检索报告,防止新的阈值发布后小奖杯消失。当然核心被引次数远高于阈值的大佬就不用担心这个了~
平时会遇到不少学者让我预测他们文章的高被引情况,由于高被引的预测需要结合文章所属学科及阈值、文章检索时间、核心库引文数量、引文检索时间以及阈值发布时间,所以较为复杂,因文章而异,也比较难以实现,所以拥有高被引文章,确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