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理解的期刊论文发表:纸质期刊拿到手,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over!
实际上,没有真正使用的期刊论文,哪怕是已经上网,也并不意味着结束!
上周末有个作者打电话问,“**期刊是停办了吗?为什么数据库都查不到它的论文数据了。这两天评审,需要提交网上的链接,我能出钱让你帮我吗?”
没有人能帮忙的。数据库有自己的收录规则和要求,至于期刊数据为什么已经被撤回,这个还得一事一议。
上个月,一个维普收录的期刊数据被下架整一月,很多作者临到用时,发现曾经上网的论文数据,结果找不到了!
……
种种迹象告诫我们,数据库收录是不具有稳定性的,没有人能够100%保障论文收录数据库后永久保留。所以我们的论文在收录后,请一定要第一时间下载保存检索页,方便后期使用。
什么样的情况可能导致论文收录数据消失或者访问受限?
?期刊经营状况。如果刊物是稳定运行的,基本不用担心数据不收录的问题。如果期刊很不幸被举报,或者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那么最终是否上网,已经上网的数据是否会受影响撤回,都是一个未知数。举例:11月初,某期刊因某原因被动整改,已经出刊的文章被召回,要求收到纸质期刊的作者将快递原路退回杂志社,整改后重新出版。
?期刊政策变化。杂志社内部调整,有可能会影响到期刊的数据,一般在换领导前后,最容易生变。当然,也有个别情况会很让人很不理解,举例,还是今年11月,某期刊主动要求退出收录。
?数据库调整。根据自身的运营策略和版权协议,数据库也可能会对收录的论文进行上下架的调整。比较明显的是,现在知网要求所有收录的文章数据,均需存在著作权协议,如果没有,后期一经发现,已经上网的数据有可能是会被下架的,补签后或许能重新收录。
?学术不端现象。我们可以保证自己的论文是原创可靠的,但是同一个期刊,万一出现一个例外,其他人都有可能连坐。
?国家政策调整。一般很少遇到,遇到了只能说自己点背。2019-2022年我们曾经走过一段大整改的黑暗期,整改后的期刊论文质量明显有提升,但是发表难度,发表费用也提升不少,有很多作者到现在依然无法转变思维。
上述情况,确实都比较少见,如果发生,一般会定性为【突发事件】,谁都预料不到,包括杂志社的人。
为保险起见,我们所有人,发过论文以后,都不要心存侥幸,要①及时备份论文数据,②密切关注数据库和期刊的动态。
2024年接近尾声,中州期刊联盟根据2024年论文发表大环境,为今年全年总结了10个关键词来概括,从今天起,每天首条公众号图文下面会加上一个关键词海报及相关释义。
2024年论文发表年度十大关键词:
【报纸】
早在2020年,中州期刊联盟就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对学术发表领域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大胆预测:“报纸以后必将成为评职称发论文的主力。”这一预言在当时或许还显得有些超前、不被广泛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准确性逐渐得到了验证。
四年后的今天,这一预言已然成为现实。2024年,我们见证了数百所学校将报纸正式纳入职称评定条件,并将其列为核心期刊同级别,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维度。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报纸在学术发表领域地位的显著提升,也反映了学术界对于多元化、多渠道发表形式的认可与接纳。
报纸论文的兴起,不仅仅是职称评定领域的一次革新,更是科研评价体系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高校单位开始意识到,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等特点,可以成为科研成果快速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平台。因此,将报纸纳入科研绩效、项目结项等评价条件之中,无疑是对其价值的进一步肯定与挖掘。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一些尚未将报纸纳入职称评定条件的单位中,报纸也已经开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单位往往将报纸作为日常科研绩效、项目结项等评价条件之一,以此来鼓励科研人员更加积极地利用报纸这一平台进行学术成果的发布与交流。
未来,报纸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科研成果的快速传播与普及贡献更多力量,同时也为学术界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但是我们还将面临一个问题,“当报纸足够被认可,报纸发表必然会设置门槛,届时,论文发表的未来又在哪里?”
当然,这个问题出现的时机有些早,目前不会成为作者考虑的因素,但确实是中州期刊联盟未来要思考的。关注中州期刊联盟,一起交流学术、科研、职称评审的大事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