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立遗嘱已更新到“90后” 中华遗嘱库至今已收到178份

北京头条:立遗嘱已更新到“90后” 中华遗嘱库至今已收到178份

技术教程gslnedu2025-02-01 12:56:5511A+A-

安静的大厅里,几个老人围在一个圆桌前,探着脖子,戴着眼镜,一笔一划的在纸上抄写,若不是须发皆白,像极了正在考试的小学生。老人们笔下的内容,对他们整个人生来说也是一场考试,这份考卷的名称叫遗嘱。

这里是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咨询电话不断响起,也能听到老两口低声的谈论“谁先死”的问题。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近日,“90后”电竞选手若风为自己立下遗嘱的事情上了热搜,这让舆论将目光投向遗嘱。9月中旬,中华遗嘱库举办了一场“别样阅卷会”整理出了写遗嘱时常见的错误。会上,工作人员介绍,中华遗嘱库等级保管了近15万份遗嘱,其中“90后”所立遗嘱已有178份。

父母立遗嘱 儿子坐不住了



中华遗嘱库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共同发起主办的公益项目,成立于2013年。对于年满六十周岁、资产不超过两套房的老年人,中华遗嘱库提供免费遗嘱登记保管。

截至2018年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向全国老年人提供免费遗嘱登记保管127968份遗嘱,遗嘱生效684份。

中华遗嘱库的工作人员会不定期的去一些社区街道做宣讲,不少老人是听了宣讲后下决心立遗嘱的。退休前在法院工作的吴爷爷就是其中一员。

吴爷爷的一名挚友因病去世后,因没立遗嘱,家人为了分老人的财产闹得不可开交,这给吴爷爷的触动很大,暗下决心要给自己长教训。宣讲会结束后,吴爷爷立马向中华遗嘱库进行了预约,随后更是游说老伴儿一起立遗嘱。

刚过完63岁生日,吴爷爷就想着立遗嘱,这个决定让家人下了一跳。儿子硬拖着他去医院检查了身体,结果什么毛病都没有。吴奶奶也坚决反对,“我身体没毛病,立什么遗嘱,而且我家就一个孩子,谁跟他争!”

后来,经不住吴爷爷软磨硬泡,听了一辈子话的吴奶奶也妥协了,“他就跟个老小孩儿一样,突发奇想。”

老两口的独子年过四十,已在北京成家立业。吴爷爷还有个老母亲,已年近九旬,身体尚好。把吴奶奶说动后,老两口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登记遗嘱。

为此,儿子吴先生请了一天的假陪老两口来中华遗嘱库,之前他怀疑父亲被人忽悠了,但是自己稍加了解后,他也开始正视这件事情。

“我觉得父亲同意我和他们一起来,是对我的信任。”吴先生说,一开始他还在一旁亲眼看着他们抄写遗嘱,可看着看着,他就坐不住了,“脑子里跟过电影一样,想的都是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时的事情,”吴先生说,这种感觉就好像父母过几天就会离开他一样。

立遗嘱的手续全部办完,吴爷爷一家正准备离开,大厅内所有工作人员放下手头的事,齐声与他们道别,吴先生却像逃离什么似的,先父母一步离开了大厅走到电梯间。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遗嘱库并不冰冷 会用留言和录像记住幸福



像吴爷爷这样儿女跟着来中华遗嘱库立遗嘱的老人并不多,大多数老人是背着子女来的。中华遗嘱库的工作人员介绍,有的老人会和子女透露立遗嘱的事情,但是不会告诉他们详细的情况,老人们用这种方式传达:你对我好,我就都给你;你对我不好,我就去改立遗嘱。

此外,即便是老两口一起来立遗嘱,也不能保证遗愿一致。即便遗愿一致、财产共同拥有,也需要老两口各立一份遗嘱。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夫妻先互相继承,两个人都不在了再给孩子。

“因为有的老人立遗嘱,他只认识到说我将来财产给孩子,可是他没有考虑到,如果他一个人走了,另一个人还在,他是先给老伴儿还是先给孩子。”遗嘱库的工作人员说。

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男女的观念不一样。老太太很多时候是想直接给孩子,因为她担心万一将来走了,老头找个后老伴儿,最后财产全给了老头,等于给了别人。而老头会想先把财产给老伴儿,因为他怕以后孩子对他不好。

在遗嘱库的大厅里,总能听到两位老夫妻不避讳的谈论着生死,“如果你先死了,就先给我,如果我先死了,就先给孩子。”但此时遗嘱库的工作人员会提醒他们注意遗嘱上的措辞,“不能用‘等您死了’这样生硬的话。”

老人在中华遗嘱库立下的遗嘱会保存在遗嘱库,遗嘱库会给老人颁发遗嘱证,如果以后老人去世,将由遗嘱指定继承人拿着遗嘱证来提取遗嘱。

为防止意外发生,比如遗嘱无人认领,遗嘱库会向老人索要一个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还会建议老人将遗嘱证和户口本、房产证放在一起。

据了解,遗嘱最迟保留到老人120岁,如果还没有人来查询提取,遗嘱库就会派人回访。

目前,中华遗嘱库做的主要是自书遗嘱,录音、视频遗嘱很少,因为口音问题,而且中国很多汉字同音不同意,说出来会有歧义。即使是自书遗嘱,检查核对也是非常严格的,老人抄写的内容必须要遗嘱内容完全一致,不能错字漏字等,否则要修改或者重抄。

如果家属想法和老人遗嘱方案不一致,家属和遗嘱库就有可能产生矛盾,甚至有人在老人去世后,到遗嘱库闹事,不承认遗嘱内容。

遗嘱库的工作人员表示,遗嘱库会对老人进行专业的精神评估,以确保是老人的真实意愿。曾经就有家属陪同老人来立遗嘱,老人悄悄对工作人员说,这次假装立遗嘱,下次自己再来重新立。立遗嘱时,如果家属在一旁有明显的干涉言行,工作人员也会进行制止。

在遗嘱库工作,接触过老人和儿女为遗产继承而产生的烦恼,会让工作人员感觉到人生的“通透”。

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二登记中心的法务专员崔文姬介绍,有的老人会在立遗嘱时跟工作人员讲述自己家里的琐事,有的是孩子对他们不好,有的是老伴儿对他们不好,还有的是为了财产大打出手,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久了,比其他同龄人好像更成熟一点。”在接触过程中,看到有的老人慈眉善目,这会令小崔想起家里的老人,听过他们的故事后,更能体会自己父母的不易。

所以,中华遗嘱库并不想把遗嘱做成冷冰冰的法律文书。

2018年开始,遗嘱库推出了“幸福留言”“亲情录像”等人性化的服务。数据显示,2018年3月开通的幸福留言服务,至今已收到6000余张幸福留言卡,其中超过78.22%的立遗嘱人对家人表达了幸福和睦的期待。

遗嘱库大厅里,桌上放着几本幸福留言手册,主要是供老人参考。有的老人看完之后,不想写了,怕太伤感;有的老人,会把心底话吐露出来,包括从未向人提起的秘密;有的老人就在留言卡里吐露了孩子是当年抱养的。

“有很多老人,在写这个事,之前的事就和过电影一样”更多老人会选择带回家写,这在他们看来,是很正式的一件事,需要经过认真思考。

在录像时,即使是工作人员很简单的一个提问,都会让有的老人痛哭不止。老人觉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好像真的“马上要走了”。

年轻人立遗嘱 财产99%给父母



中华遗嘱库也为60岁以下的人士提供商业服务,需要收费。商业遗嘱提供的类型是很多元的,它是财富传承的整体规划和方案安排。商业遗嘱包含了一系列服务,从遗嘱咨询到遗嘱保管,更重要的是一个专业的律师。律师会为客户设计一个财富传承方案,匹配法律委托、信托、保险等等。对于高净值的客户,会有一些后续的类似于售后的服务,比如财产年检,每年会定期回访,如有家庭结构等变化,会帮助客户再分析修改遗嘱。

中华遗嘱库数据库显示,遗嘱中涉及财产的种类,不动产占99%,剩下的1%包括车辆、银行存款、公司股权等。“立遗嘱就跟理财保险差不多,它涉及到对财产的规划、分配”,中华遗嘱库的工作人员表示。

商业遗嘱和公益遗嘱流程上有区别,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遗嘱库的工作人员要亲身感受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于是一些年轻的工作人员就自愿立了商业遗嘱。

崔文姬今年25岁,生日那天她也给自己立了遗嘱。遗嘱中她让父母继承自己“生前”的全部财产,平均分配。如果那时候父母不在了,“遗产”就给自己的妹妹。

小崔说,那段时间自己既立了遗嘱,又买了保险,把父母吓了一跳,后来经过解释父母才明白了用意,立遗嘱时小崔还将遗嘱草稿发到家人群里,家人都惊了。

小崔说,除了中华遗嘱库的工作人员,也有像她一样的年轻人来立遗嘱,80后已经有很多,90后也越来越多,他们身份各异,有记者,有极限运动爱好者,也有身患重病的人。

数据显示,立遗嘱的年轻人群99%将父母选做财产继承人。在这群年轻人中,近四成是单身人士,他们以后还会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随着财富数量的增加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遗嘱内容还会进行更改。

中华遗嘱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光是立遗嘱的“90后”就有178人,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是对其名下母亲公司股份的继承处理。其中大多数订立者也多为企业白领、创业人士,有着相对稳定的事业和收入。

目前,这178份遗嘱全部都没有生效。

实习生 钱嘉鑫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编辑/白龙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朽木教程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qrcode

朽木教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