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或因“脑”施教 西南大学将建全国首个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多中心多模态数据库

未来教育或因“脑”施教 西南大学将建全国首个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多中心多模态数据库

技术教程gslnedu2025-02-01 13:04:178A+A-

来源:【重庆日报网】

“过去我们是因材施教,未来我们也许会因‘脑’施教。”3月17日,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脑科学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开题报告会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举行。依托该课题,该校将建全国首个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多中心多模态数据库,开发基于行为和脑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估应用平台。

开题报告会现场 学校供图

一直以来,因材施教更多是依靠教师的主观经验或者试卷进行判断。是否有更科学的手段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估,找到更适合该学生的教育方式呢?这正是该课题想解决的问题。担任该项目首席专家的西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邱江教授介绍,课题围绕6岁至18岁中国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究创新素质的神经基础、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素质发展的机制机理,也能为青少年创新素质的评价与培养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可塑性的敏感期,该阶段大脑的变化不仅塑造了行为,而且对学习也会产生终身影响。

“人的大脑就像一个集成电路主板,青少年的大脑处在发育阶段,发育时间有迟有缓。”邱江表示,同时,这块主板的线路、连接方式都是不同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为不同的“集成电路主板”制定不同的教育手段,以此更好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

“换而言之,过去我们依靠主观意识因材施教,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对于创新素质的脑结构和功能基础的不断了解,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利用青少年脑发育情况更加科学地因‘脑’施教。”邱江说道。

课题专家组 学校供图

据悉,依托该课题,西南大学正在筹建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多中心多模态数据库,数据库将结合新兴的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基于脑—行为的创新素质评估应用平台。目前,该团队已在全国建立了5个站点,采集了近1.5万名青少年的数据。

“以后,家长、教师可通过数据库,科学地了解学生脑部发育情况,以及当前潜质,从而制定最合适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潜质发挥最大化。”邱江表示,该数据库建成后,将向公众开放。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朽木教程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qrcode

朽木教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