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密集下载2500多篇文献,高校IP被数据商永久封禁!咋回事?

学生密集下载2500多篇文献,高校IP被数据商永久封禁!咋回事?

技术教程gslnedu2025-02-01 13:25:007A+A-

点蓝色字关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关于学生违规使用数据库的《情况通报》,引发了关注。据了解,一位博士生在使用《Westlaw Classic法律在线》数据库时,连续两天共下载了2500多篇文献,导致学校IP被这一数据库商永久封禁。

有媒体梳理多校图书馆的规定,其中有“不得连续、系统、集中、批量地进行下载、浏览、检索数据库等操作”的要求。为何已经付费购买的数据库,用户仍不能批量下载文献?对于数据库来说,非正常下载怎么界定,可能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部分录音进行了处理)

学生违规使用数据库

致学校IP永久被封

根据此前发布的内容,学校图书馆确认一位学生在2022年6月16日137分钟内下载842篇文献,6月17日137分钟内下载1736篇文献。因违规使用,学校IP被《Westlaw Classic法律在线》数据库商永久封禁。通报中写到,“此行为严重影响了我校师生正常的学习和科研秩序,也有损我校声誉。

7月4日,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也发布了一份类似通报,因学校个别人员违规过量下载《科学文库》数据库资源的情况,导致学校相关IP地址被封禁。一个地址的封禁将影响众多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


高校图书管理员:

“违规使用”的界限没有明确标准

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采访了多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及高校教师。山西一所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孙老师告诉记者,高校在与数据库商签订购买使用协议时,都会对“违规使用”进行约定。

“我15年前刚工作时,就有这个规定的。它没有很明确地说要封IP,因为国外的库有很多没有全文,只有一个题录,即使下载也不是全文,但尽管是这样,也是限制的。”

贵州一所高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陈增(化名)说,虽然有相应的约定,但是究竟在多长时间内下载了多少篇文献会被认定为“违规”,并没有明确标准。

“他们和我们签合同时都没有说明,其中提出‘大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账号,不要让别人恶意下载’,什么叫‘恶意下载’,达到什么量,没有一个界限。”

一些评论对违规下载造成的封禁不甚了解,高校已经为使用这些数据库付费,理论上用户可以下载其中任意一篇文献,为何还有不能“过量”下载的要求?陈增说,主要是数据库商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

“平时我们使用这些数据库时,都一再提醒不要过量、批量下载。如果是人工操作,两个多小时下载1000多篇是不可能的,数据库商担心有恶意软件去下载、入侵。”

批量下载或导致数据泄露

部分数据公司利用漏洞建新数据库

江苏一所高校的教授说,特别是对于一些数据量不是很大的专业小型数据库来说,批量下载甚至可能会导致所有数据泄露。

“对于一些专业的数据库而言,比较小众的专业,它的数据量也不是很大,有些人通过这种恶意的方法,会把整个库全部下了下来,这样对于数据库的提供者而言,丧失了自己的优势。”

数据一旦通过违规途径流出去,数据库商就无法再控制它的使用。山西一所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孙老师说,甚至有一些打法律擦边球的数据公司,可能会用来建新的数据库。

“因为还是有很多人去下载了作为商用的。比如一些制作数据库的公司,会去爬取目录,放在自己的数据库里。用技术手段获取,只要没有限制,爬取到可能就会被使用。很多做机构知识库的公司,会爬取整个资源,实际上数据库公司怕的是这些人,怕他们的竞争对手去爬取数据。”

△一些网站通过网络代理可以访问多所高校的付费数据库
高校付费使用数据库

如被用于商业用途或侵权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德良表示,高校付费使用数据库,从使用权来说,是用于科学、学术研究;如果被用于商业用途,则可能侵权。

“学校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是一种使用权,这种使用权从法律上来讲,也就是基于科学研究的使用是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网上购买账号,卖给学校以外的人是不允许的,这是在牟利,非合理使用的这种行为从法律上定性,有可能会构成侵权。”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监制/刘黎
总台记者/周益帆

编辑/张娅喃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朽木教程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qrcode

朽木教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111239号-8